夏季防暑降温的正确方法,赶紧学起来!
最近全国各地持续高温,很多人都出现了不同程度的中暑症状。中暑可不是小事,处理不当可能会危及生命。今天我们就来详细说说如何正确预防和处理中暑。
首先,我们要了解中暑的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是轻微中暑,表现为头晕、大量出汗、浑身无力、注意力不集中等。这时候身体已经在发出警告信号了,要立即停止活动,转移到阴凉通风的地方休息。可以喝些淡盐水或运动饮料,把衣服解开帮助散热。很多人觉得这点小症状不要紧,继续硬撑,这就可能发展到第二阶段。
第二阶段的中暑症状明显加重,除了头晕恶心外,还会出现心跳加快、体温升高、面色潮红、动作不协调等情况。这时候单纯休息可能就不够了,需要及时就医。医生可能会给你输液补充水分和电解质,必要时还会用药物帮助降温。
最危险的是第三阶段的重度中暑,患者会出现高热(体温超过40℃)、昏迷、抽搐等症状。这种情况非常危险,必须立即拨打120送医抢救。在等待救护车时,可以先把患者移到阴凉处,脱掉多余衣物,用湿毛巾或冰袋敷在颈部、腋下等大血管处帮助降温。但切记不要用酒精擦拭,也不要让患者大量饮水。
很多人对中暑存在一些误区。比如觉得掐人中能急救,其实这完全没用,还可能耽误救治时间。还有人认为猛喝冰水能快速降温,实际上这样可能导致胃痉挛,而且大量饮用纯水会稀释体内电解质,引发更严重的问题。另外要提醒的是,藿香正气水并不适合治疗中暑,其中的酒精成分反而会加重脱水。
预防中暑的关键是要做到以下几点:第一,高温时段(上午10点到下午4点)尽量减少户外活动;第二,外出时要戴遮阳帽、太阳镜,穿宽松透气的浅色衣服;第三,要少量多次地补充水分,不要等到口渴才喝水;第四,可以多吃些西瓜、黄瓜等含水量高的水果蔬菜;第五,要保证充足睡眠,避免过度疲劳。
特别要提醒的是,老年人、儿童、孕妇、慢性病患者以及户外工作者是中暑的高危人群,需要格外注意。如果发现有人中暑,一定要及时采取正确的救助措施,必要时立即送医。记住,预防中暑比治疗更重要,希望大家都能平安度过炎热的夏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