流言揭密

碱性体质防癌?诺贝尔奖得主都怒斥的伪科学

发布时间:2025-06-17 来源:中国医药教育网

"酸性体质致癌,碱性食物养生"的说法在保健品市场大行其道,甚至衍生出各种"碱性水""离子水"产品。但诺贝尔生理学奖得主沃森教授曾公开斥责这是"彻头彻尾的伪科学"。让我们用生理学知识来拆解这个流传甚广的健康骗局。

人体血液的pH值严格维持在7.35-7.45的弱碱性范围,这是生命活动的基本要求。当血液pH值低于7.35时会出现酸中毒,高于7.45则是碱中毒,都会危及生命。人体通过三大系统精密调节酸碱平衡:呼吸系统通过排出二氧化碳来调节,肾脏通过排泄酸性或碱性物质来调节,血液中则存在碳酸氢盐等缓冲体系。

所谓的"酸性食物""碱性食物"分类更是荒谬。食物在体内代谢后的确会产生酸性或碱性产物,但这对血液pH值的影响微乎其微。例如柠檬虽然口感酸,但在体内代谢后产生碱性物质;而肉类代谢后产生酸性物质,但正常人吃再多肉也不会改变血液pH值。有研究表明,即便一次性摄入100g纯碱(碳酸氢钠),血液pH值的变化也不超过0.01,且会在2小时内恢复正常。

癌症的发生与局部组织微环境有关,但绝非简单的"酸碱理论"可以解释。肿瘤组织确实可能呈现酸性微环境,但这是癌细胞代谢异常的结果,而非致癌原因。目前医学界公认的致癌因素包括:基因突变、慢性炎症、病毒感染、辐射及化学致癌物等。

那些鼓吹"碱性疗法"的产品往往存在严重安全隐患。长期过量服用小苏打可能引起代谢性碱中毒,表现为恶心、抽搐等症状;某些"碱性离子水机"售价高达上万元,实际效果与普通滤水器无异。真正的防癌之道在于均衡饮食、规律运动、定期体检,而不是追求虚无缥缈的"体质调节"。